-
30
2020年 11月
-
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它是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背景,着眼全生命周期,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通过便捷、专业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等连续转接的一体化服务。自我果推出医养结合政策至今,针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停留在“看病+养老”的初级认识层面,这对于科学养老是不负责任的态度。那么,医养结合,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第一,医养结合之“医”有独特内涵,主要是健康管理、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护理等。社会上尽管认为养老机构须配建医院,但机构和老人及家属都清楚,一旦老人有重大疾病,还是必须送到专业的综合性医院治疗。因而养[查看详情]
-
24
2020年 08月
-
今年疫情期间,浙江一玩具公司与浙江老年大学合作开发了10多款适合老年人的益智玩具,可作用于枕叶等部位,激发大脑思维。 当下,老年群体有了更高层次的休闲养老需求,但市面上为老年人开发的玩具却不多。在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中,老人和孩子一样需要玩具的陪伴与慰藉。 有效缓解轻度阿尔兹海默症 在我们的印象里,玩具一直都被认为是孩子的专利。老年人玩玩具,真的有帮助吗?据了解,通过游戏或玩具训练大脑的科学证据来源于成人神经的可塑性原理。虽然随着年龄的衰老,认知能力会自然的下降。但是大量的研究结论表明,老年大脑依然保留一定的可塑性,特别是海马区和嗅球区的神经。而通过特定的玩具或游戏任务,就能够激活这些对应的[查看详情]
-
27
2020年 07月
-
文章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们身处于大数据时代,可您对自身的数据有足够的了解吗?以血压为例,您是否知道自己的血压值呢?通过定期的血压测量,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对于高血压患者,或是家人患有高血压的情况,血压测量也是一项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血压,顾名思义,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来自于血液对血管的充盈和心脏的射血,同时也受血管弹性的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必须维持一定的高度,才能保证身体内的各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满足正常的活动需要[1]。但是,如果影响血压的各种因素出现异常,比如血管硬化、弹性减退,这时血压就可能变得过高,出现我们常说的[查看详情]
-
27
2020年 07月
-
文章来源:东兴养老院发布日期:2020-07-2110:25:59随着慢性病的增多,卧床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原因,好多卧床患者必须在家接受护理,很少在医院或护理机构接受专业护理,这也是老年卧床患者生活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显示,在家接受亲人护理的患者,患上褥疮的概率较高,这也成为了制约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褥疮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还会引发各种高危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那么有什么预防措施呢?专业护理人员指出,要想预防褥疮,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患者与他们所接触的物体表面的压力,这样就可以防止褥疮的发生。为了能够减少褥疮,我们在护理卧床[查看详情]
-
27
2020年 07月
-
有的老年人很固执,比如家里明明有扫地机器人,老人就是不用,拼命拖地;嘱咐她不要吃剩饭,她就“爱”吃……明明可以花点小钱解决的,他们就是要费力气来解决,结果把身体弄坏了,花更多的钱去看病。中年人常常感叹“家中老人不听话”,“叛逆”的老年人背后说明了什么? 42岁的王女士说,自己跟老妈的感情一直不错,为了照顾孩子,老爸老妈从老家过来帮着带外孙。“以前的老妈勤劳明事理,现在的老妈非常固执,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去做,否则就大发雷霆,有时候觉得有点不可理喻。”王女士说,去年他们全家外出旅游,本来开开心心的,结果老妈嘀咕了一路,不停地在批评,嫌弃订的酒店太贵,吃的东西太贵,太浪费钱。“我们出钱让他们出去享受[查看详情]
-
16
2020年 07月
-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作者:姚扶有从心理医学的角度来讲,老年人在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即从睡梦中醒来,醒后疲乏无力,难以再入睡,而且醒后心情不轻松,郁闷不乐,称之为早醒失眠。临床观察发现,早醒失眠主要见于各类生活压力大、工作忙碌,抑郁症和精神心理障碍病人,尤其工作、生活压力大的老年人多见,许多老年人出现心理障碍的最初症状就是早醒失眠,并伴有烦躁不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轻度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也与其有一定关联,所以,老年人早醒失眠不容忽视,更不应视为正常现象。因此做好心理行为自我调适,对于改善老年人早醒失眠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调适的方法多一份热忱,少一份执着。老年人退休后,再应聘新的工作的确是一个发[查看详情]
-
26
2020年 05月
-
来源:养生之道网编辑:yueqiluo独居老人的心理需求有哪些1、自主的心理需要老年人大都沉着稳重,老练大方,阅历丰富,处世有方,因此干什么事都希望有自己的主张,这种心理上的自信和自主,是老年人的自主需要。2、交往的心理需要多层次的交往是老年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老年人为排除生活中的寂寞感,喜欢在一起聊天;为了切磋某方面的技艺,也爱找有共同爱好的人交流;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老人们也需要广交朋友。3、求助的心理需求老年人由于身体衰老和健康状况等原因,生活自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产生求助的愿望。如果老年人在有病的时候,晚辈若能自觉帮助他们完成日常生活无法独立完成的活动,则会使老年人[查看详情]
-
12
2020年 05月
-
来源:养生之道网编辑:sikylove再婚老人有哪些心理障碍1、再婚老人有哪些心理障碍1.1、怕引起经济纠纷,影响生活的宁静。1.2、怕生活习惯不同,难以相处。1.3、怕对原配不忠,旧情难忘。1.4、怕自己子女不满,伤害儿女的感情,失去亲情。1.5、怕婚后不和,引人讥笑,自己不安,找了麻烦。1.6、怕处理不好双方子女关系,引起家庭不和。1.7、怕人议论,有损自己的尊严,有损孩子的面子。2、有的老人不再婚的原因2.1、总有一些指手画脚的人开头我们说过,对于老年人再婚这一现象,‘大多数人’都是能够支持的。但是无论在什么年代下,都会有一些爱嚼舌根子的人。2.2、儿女是个大难题其实,相对于儿女的直接反[查看详情]
-
13
2020年 04月
-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作者:营口平湖秋月人老了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能是战胜疾病,可是衰老的部件无论怎样治疗都很难修复;可能是寻找养生良方,让腰脱、颈肩痛、眩晕症、糖尿病、前列腺、痔疮等等老年病都远离自己,可是社会上五花八门的骗术又很难让人看得清;最大的困难还可能是精神上的孤独,有老伴的说话总是谈不拢,没有老伴的又难防骗婚陷阱,走到某个群体里也是矛盾重重,你必须舍得为朋友两肋插刀,但又有谁知道并能帮你解除满身伤痛?看来,要让自己活的滋润,无非是两种选择:一是去养老院,去享受那样一种符合规范的集约化养老;二是互联网+居家养老,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并随时接受专业机构的监控和指导。自己要安[查看详情]
-
05
2020年 03月
-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因此无论是大人、小孩、老人、孕妇,都要参与到这场“抗疫战争”中去,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且拥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应该严格预防,不可马虎! 五类老人尤需关怀 1、独居老人 独居的老人由于缺乏家人的照顾,因此在饮食上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加上缺少陪伴,因此心灵会比较孤独,容易出现抑郁、悲观等情绪,进而易使身体素质降低,更易罹患疾病。还有,由于大部分独居老人在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较少,因此有时候即使出现了不适症状也不会马上就医,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引发生命危险。 建议社区组织员工定时电话慰问独居老人,除了每天为其检测体温、记[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