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2020年 08月
-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指导支持,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并建设运营的全国老龄健康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以移动端为主,PC端同步展示,以适应不同用户的浏览习惯。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有关要求,聚焦老年人群需求,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帮助老年人更便捷地接受医养结合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指导下,人民网·人民健康[查看详情]
-
24
2020年 08月
-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成为不少孤寡老人的养老方式。昌平法院法官陈振祥表示,此次民法典扩大了扶养人的范围,社会养老机构、民间救助机构等在内的组织均可与老人签订相关协议。 法院曾审理这样一起案件:王先生与王老汉是同村村民,俩人相识二十余年。王老汉与妻子婚后育有一子,父子两人均为残疾人且生活不能自理。王老汉妻子去世后,王先生便主动照顾起二人生活。父子俩去世后,王先生将王老汉弟妹二人诉至法院,要求按与王老汉口头达成的遗赠扶养协议,继承王老汉名下房屋。后经法院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登记在王老汉名下的房屋归王先生所有,同时王先生给付被告补偿款每人15万元。 陈振祥解释说[查看详情]
-
27
2020年 07月
-
大连理工大学王箐、杨志明、炕文文撰文指出,应通过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和家庭资金的搭配和协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体系,形成多元的居家养老资金投入,保障居家养老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一是政府资金保障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政府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应承担托底责任,扮演主导角色,在保持现有的资金投入基础上,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 二是有针对性地安排政府资金投入。在持续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市政府应围绕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更有针对性地投入政府资金。首先,在机构建设资金方面,可逐步放弃直接补贴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费用的方式,转而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查看详情]
-
27
2020年 07月
-
养老服务业困局:最高6万元入职奖励,能否留住“青春养老人”?
“没赶上好时候。”面对行业新政,三年前大专毕业在北京从事养老驿站运营的李笑晨说。 7月13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区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本市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拟获入职奖励数万元,标准为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 岗位以护理员居多,薪酬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加之专业性不强、职业上升通道有限,北京市的老年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生仅有30%的行业留存率。“养老服务面临劳动力‘断层’和需求‘壕沟’之间的巨大差异”,成为这次《征求意见稿》制订的依据之一。 截至[查看详情]
-
27
2020年 07月
-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现在来说我们的人口结构上还可以,因为我们现在是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们到现在今年2020年20年了,这个速度不快。我们现在呢,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2%。那么今后二三十年是加速老龄化,我们会在很快就达到24%、30%。我们在2050年前后达到30%,三个人里有一个65岁(以上)。这个比例上,你能光靠现收现付吗?所以呢,不能光靠年轻人,从现在开始就得考虑,自己想办法,一块来养老。 国际上是这样一个划分的,养老金分三个支柱,第一个支柱就大家熟悉的基本养老保险,单位交的。现在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就是你在退休之后拿的钱,和[查看详情]
-
22
2020年 07月
-
人社部:上半年已有22个省份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
7月21日,人社部召开2020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表示,上半年,人社部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位的工作,全力应对疫情冲击,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保民生政策组合拳,实施人社“战疫”系列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人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人社部表示,2020年上半年,人社部扎实做好社保工作,稳步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基金投资运营、基金监管等工作,截至6月底,已有26个省份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22个省份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累计到账资金9482亿元。 此外,人社部还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上半年,职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已累计出台15个系列职[查看详情]
-
22
2020年 07月
-
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为适应北京市疫情响应等级下调,更好地满足养老机构及在院老年人、家属服务需求,北京市民政局再次强化调整了养老服务疫情防控政策,执行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六个调整”更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放宽家属探视程序。养老机构探视人数、探视次数不再作出限制,由养老机构根据设施条件、服务保障能力自行确定。对于进入生活区探望重度失能老年人的探视人员,应在进入老年人生活区前进行严格手消毒、更换并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鞋底消毒、穿鞋套等。 调整老年人入院管理流程。回家返院老年人、新入院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应在入院前进行核酸检测且检测结果为阴性,并在院内单间居住、健康监测满[查看详情]
-
22
2020年 07月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查看详情]
-
16
2020年 07月
-
我国老龄事业继往开来,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为世界老龄问题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老龄事业,必须顺应广大老年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取得进步,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坚持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实践证明,发展老龄事业,必须清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家庭的责任边界,发挥各自优势。既要切实履行政府在老龄事业中政策制定、规划引领、资金投入等方面应尽职责;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满足老年人对产品和服务的[查看详情]
-
07
2020年 07月
-
手机在线购买养老服务、智能腕表紧急呼救、“空中医院”远程医疗诊断服务……近年来,这样的智慧养老模式正加速走进河南社区。河南民政部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74个,服务入网老人达403万人。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银发浪潮”滚滚而来,安放老人们的夕阳人生,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题。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地方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对于一些居家老年人来说,加剧了生活的不便。而此间,“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模式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在河南省洛阳市,“医养结合智慧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批量建成投入使用。据介绍,疫情期间,服务中心开展的“互联网+照护服[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