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日间照料 ››  日间照料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发布时间:2019-11-08 17:23:16    浏览次数:1688次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3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项目构成. 15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面积指标. 17

第四章  选址及规划布局. 20

第五章  建筑标准及有关设施. 2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条阐明制定本建设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发展迅速、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许多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残疾的老年人,由于白天家中无人照顾,不仅生活质量低下,而且面临诸多不安全的风险因素。目前,我国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受损,日常生活需他人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接近两千万。在家庭规模和家庭照料资源日益缩小的背景下,如何依托社区满足这些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使他们能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中,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别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在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这一政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满足社区老年人的日间照料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老年人日间照料基础设施的建设整体上较为薄弱,设施缺乏,已有设施则存在面积小、功能单一、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为了合理确定新建和改扩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建筑布局和设计,制定相关建设标准尤为必要。通过本建设标准的编制和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第二条    本条阐明本建设标准的作用及其权威性。

本建设标准从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行为,加强工程项目科学管理,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出发,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规定和程序,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论证,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确保编制质量;同时兼顾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人群数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切合实际,便于操作。因此本建设标准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全国统一标准。

第三条  本条阐明本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

考虑到各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现状不尽相同,分别需要新建、改建和扩建,为便于实际操作,故本标准对适用范围作此规定。为了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政策精神,更好地发挥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因此本标准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做出了规定。

第四条  本条阐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直接服务于日托老年人的基础设施,其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并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水平,正确处理需求和可能的关系,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建设。

第五条  本条阐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

这是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提出的。

第六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资金投入和建设用地的要求。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故其建设水平应符合国情、地情,立足实际,不超前也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且其建设项目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确保政府的资金投入,建设用地也要纳入当地的城市规划。

第七条  本条明确实施本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与其他社区公共服务和福利设施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作为社区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必须与社区其他为老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国策,本建设标准对此也作了强调。

第八条  本条阐明本建设标准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关系。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项目构成

第九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程的主要组成内容。

这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娱乐、交通接送等各项服务并开展其他保障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建设项目。

第十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房屋建筑的主要内容。考虑到各地老年人需求的差异,允许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房屋建筑的具体内容。

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主要满足日托老年人在休息、进餐、助浴等方面的需要,可包括休息室、餐厅和沐浴间。

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是为日托老年人提供简单医疗服务、基本康复训练及心理保健服务的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其中,心理疏导室的设置是为了向有需要的日托老年人和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服务。

老年人娱乐用房是供日托老年人开展娱乐活动和进行社会交往的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的设置一方面可供日托老年人聚会聊天,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中心开展娱乐、讲座、培训等集体活动的需要。

辅助用房是保障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所必须设置的基本用房。

第十一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设备的基本内容。

第十二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设置的场地。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需要为部分日托老年人提供往返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车辆接载服务,因此需设置道路和停车场。为满足日托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和康复训练的需要,还应设置必要的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地。

第十三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配备的相关设备。

这是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容和功能要求提出的。各类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相关设备配置详见附表1。

   附表1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装备配置表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面积指标

第十四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规模的确定依据。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规模取决于其服务对象——日托老年人的数量,而日托老年人的数量又与所在社区居住人口数量直接相关,因此本建设标准以社区居住人口数量作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模分类的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到日托老年人大多行动不便,为确保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服务的便利性,确定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规模时还应兼顾其服务半径等因素。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本两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规模分类和各类面积指标,并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在总的使用面积中所占比例做出了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将居住区按人口规模或居住户数分为居住区(30000~50000人、10000~16000户)、小区(10000~15000人、3000~5000户)和组团(1000~3000人、300~1000户)三级。《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37明确提出托老所(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可分为日托和全托两种)宜在居住区和小区进行配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因此需要达到一定的服务人口规模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营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实现资源整合以及土地的集约使用。考虑到社区人口规模的差异性及实际建设的可操作性,本《标准》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分为了三类,并给出了各类面积指标。

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本《标准》在面积指标测算时采用了2015年全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人口老龄化水平=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总人口数量)的预测值15.3%,但考虑到不同类型社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为满足部分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老年人口数量较多的社区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房屋建筑面积的实际需求,还对老年人人均建筑面积指标做出了规定。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总建筑面积指标和各类房屋使用面积指标是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各项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对各地调研数据的认真分析和总结,反复论证确定的。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详见附表2~附表6。 

附表2  生活服务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  

用房名称

使用面积(m2)

一类

二类

三类

休息室

321

180

101

沐浴间(含理发室)

48

42

36

餐厅(含配餐间)

78

55

38

合计

447

277

174

附表3  保健康复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  

用房名称

使用面积(m2)

一类

二类

三类

医疗保健室

48

42

36

康复训练室

58

54

48

心理疏导室

18

18

15

合计

124

114

99

附表4  娱乐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  

用房名称

使用面积(m2)

一类

二类

三类

阅览室(含书画室)

64

36

27

网络室

30

24

18

多功能活动室

96

54

30

合计

190

114

75

 附表5  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  

用房名称

使用面积(m2)

一类

二类

三类

办公室

36

30

24

厨房

159

89

55

洗衣房

24

24

18

公共卫生间

36

36

24

其他用房

24

21

18

合计

279

200

139

 附表6  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  

考虑到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的社区适当增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的需要,为便于实际操作,在对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测算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类用房使用面积在总使用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各地可因地制宜,在保持中心总建筑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业务用房的面积分配。 


第四章  选址及规划布局

第十七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选址要求。

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性质和任务,其建设项目在选址时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市政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做到方便群众,便于开展服务。同时选址宜与其他为老服务福利设施邻近,利于资源整合和共享。

第十八条  本条阐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房屋建筑及垂直交通的要求。

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性质以及日托老年人大多行动不便的身体特点,本条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房屋建筑提出要求。鉴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规模较小,为节约土地资源,提倡与其他社区服务设施合并建设,但应设置在建筑低层且相对独立,并宜有独立的出入口,禁止使用地下层。为方便老年人使用,建议垂直交通设有电梯等无障碍设施。资金投入有困难的,需设置无障碍坡道。坡道建筑面积应独立计算,不计入本标准规定的总建筑面积。

第十九条  本条阐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总体布局的原则。

第二十条  本条阐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休息室的设置要求。

为了使老年人在日间休息时不受打扰,故本条作此规定。

第五章  建筑标准及有关设施

第二十一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这是根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特点和服务要求提出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容、形式及要求也将不断扩展、丰富和提高,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故提出其主要建筑设计时应留有扩建、改造的余地。

第二十二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设计应符合的相关建筑标准和规范。

第二十三条  本条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房屋建筑结构及抗震强度提出要求。

第二十四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防火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本条阐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休息室设置的要求。

据调研,为方便对老年人的服务,满足不同类型日托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休息室以每间容纳4~6人为宜。同时,为方便部分行动不便老年人的出行并确保其安全,本条对室内的通道、床(椅)距和卫生间地面做出规定。

第二十六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用房门和走道的宽度。

这是考虑到部分日托老年人坐轮椅出入房间、在走道回转和并行的实际需求而做出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用房的日照、通风与采光条件。

第二十八条  本条阐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内外装修的要求。

强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的外观色调并设置统一标识是为了增强老年人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方便老年人生活,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故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室内装修做出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用电要求。

第三十条  本条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给排水和热水供应系统提出要求。

第三十一条  本条明确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供暖和空气调节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本条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网络管线的布置和预留接口提出要求。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