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护理
发布时间:2019-11-01 16:49:14 浏览次数:1605次
1、 定义: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为:
(1) 正常血压(成人)收缩压为12~18.6千帕(90~140mmHg),舒张压为8~12千帕(60~90mmHg)。
(2) 高血压标准为 收缩压在21.3千帕(160mmHg)以上,舒张压在12.6千帕(95mmHg)以上。
(3) 高血压病是指原因不明的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和血管的病变。
2、 临床表现:
(1) 缓进型 病情进展慢,早期可出现头痛、头昏、失眠、心悸等,以后可有心、脑、肾器质性损伤。如左心衰竭,脑血管意外(痉挛、出血、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
(2) 急进型 病情进展快,舒张压持续在17.3千帕(130mmHg)以上,伴脑、心、肾或血管的功能障碍,常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 护理要点:
(1) 休息 按病情而定,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适量活动,有心、脑、肾功能障碍患者须卧床休息。
(2) 饮食 适当控制钠盐摄入,每天限摄取5克;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应节制饮食;禁烟酒。
(3) 心理 了解患者思想,使之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知道高血压病的可治性和治疗的长期性,又要知道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和可防性,使患者消除顾虑,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4) 按医嘱服用抗高血压的药物
(5) 注意病情的观察 若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心悸、气促、肢体功能障碍等现象及时去医院诊治。平时每天测量血压1~2次以便了解病情。同时要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6) 适当进行锻炼,如太极拳、气功、 散步等。
(7) 定期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