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老服务 ››  心理精神

我知道你答应过父母不会送他们去养老院,但是,去养老院≠抛弃

发布时间:2021-06-09 23:05:44    浏览次数:1753次


照护老人是一项充满跌宕起伏的工作,家庭成员出于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承担了“照顾者”的角色,但随着照护压力和护理需求的增加,照顾者会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否把自己的所爱之人送到养老院”。

“承诺”会使护理难度更大
在我们父母还年轻、健康的时候,许多人都真诚地承诺,永远不会把他们送进养老院,说送进养老院就和抛弃他(她)一样,承诺要在家里亲自照顾,直到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样的承诺充满爱和责任感,但在具体生活中会有很大的难度。最新研究显示,老人的平均护理时间为4.5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所需要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照顾者会失去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分身乏术,无法工作,失去本来的生活。
并且,随着老人身体状况变差,照顾者护理知识缺乏,不能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因此,照顾者需要寻求帮助,例如居家照护服务、养老社区等。


家庭照护和社区的护理项目,可以让老人获得需要的看护和一些社交,照顾者也可以获得喘息的时间,但这样的照护方式不能阻止老人身体机能的衰退。
家庭照护和社区照护会渐渐满足不了老人的需求,照顾成本会变得难以承担。此时,送老人去养老院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摆脱对照护决策的愧疚
Cheryl E. Woodson,一位医学博士、老年医学病专家、照护患有认知症母亲的家庭照顾者。她说:“即使打破了所做的承诺,但做承诺时的精神是可以继续履行的”。
以前,父母们印象中的养老院是拥挤、气味难闻、放任不管的,入住养老院住无法想象会变成什么样。如今,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长期照护机构也有了跳跃式的发展。
即使知道养老机构的变化,一些照顾者还是觉得那里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最好是把老人留在家里,专门照顾,陪伴在身边。
因为此时,老人还是健康的,照顾者也还不了解照护工作。


数年后,老人的身体状况下降,需要照顾者熟练的掌握护理技能,全天候的监护。之前的承诺则带来了困扰,让其陷入自责之中。
老人的护理级别逐渐增加,把老人留在家中照护是值得称赞的,但在某些时候,对于照顾者和被照顾者而言,这样的方式是不安全和不可持续的。一个人尝试做相当于整个养老院的工作,会影响到老人的健康,自己也会筋疲力尽。
把家里老人安置在养老院可能会感到“失败”,但实际上你正在履行对他们的潜在承诺,让老人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到专业的护理,得到适当的照护。


找到合适的养老院可以使决定更容易
在研究和挑选养老院时,用心观察和判断,会让照顾者感到安心一些。如果老人有能力参与其中,鼓励老人一起,加入他(她)们的意见和要求。
虽然长期照护设施有所改善,但并非所有的养老院都是一样的,需要提前了解养老院,环境、工作人员、所能提供的服务,多去察看几次,在做决定前准备的时间越长,压力会越小,也会了解的更彻底。
如果找到一家养老院,温馨、整洁、工作人员细心专业,入住的老人状态很好,周围的设施都很完善,则可以考虑让老人搬进来。


老人入住养老院后,照护并没有结束
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之后,会有一些人有误解,觉得老人的家人都撒手不管了,不用再发挥“照顾者”的作用了。
其实,大多数人只是在照顾家人的过程中,换了不同的角色。

你仍然有责任经常去看望老人、为老人洗衣服、购买护理用品、管理财务等。最大的变化是,照顾者不再承担老人的日常活动,例如洗澡、穿衣、饮食、运动等。家庭成员可以享受与老人共度高质量的时光,而不是仅仅满足他(她)们的基本需求。
把老人送入养老院后,最重要的是让他(她)们获得安全感,经常去看望,多和护理人员交流,让老人尽快的融入新集体中,帮助老人把这个地方变成新家。
接受专业的照顾,对老人在养老院的状况保持关注,在这个新角色中继续照顾老人,仍然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兑现当初的承诺。


今日热门